進入台南開元寺官方網站
壹、建築史
ˉ一、明鄭、清領時期
ˉˉ清康熙元(1662)年,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的第二年,於兵馬倥傯之際,選定邑治北方的洲仔尾鑿井築室作為避暑之地。 康熙20(1681)年鄭經將此處建為「承天府行臺」,意即在臺灣的別館,同時也作為鄭母董氏的養老別墅, 當時人稱之為「洲仔尾園亭」。事實上,是鄭經復明壯志漸消,心灰意冷時飲酒作樂的場所。 康熙22(1683)年臺灣正式入清之後,被稱為「鄭氏舊宅」或「鄭氏別館」、「北園別館」。 根據1690年第一任的臺灣府學林謙光於《臺灣紀略》所述:「峻宇雕牆、茂林嘉卉,極島中之華麗」,可想像昔日此地的美景。
ˉˉ康熙28(1689)年,鄭氏家族移居內地,在臺勢力已被清除,臺廈道王效宗、總鎮王化行見臺灣未有佛寺, 而鄭氏舊宅館舍俱全、環境清幽,卻荒廢無用,便建議稍加修復改建為寺,隔(1690)年4月8日完工,名為「海會寺」, 從此每逢大規模修繕必有改名,參見(表一)。
ˉˉˉˉˉˉˉˉ(表一) 明鄭、清領之際開元寺名稱變革
 
年代 名稱 史料紀錄 名稱由來/變更因素
明永曆34
(1680)
「承天府行臺」,俗稱「洲仔尾園亭」 清康熙29(1690)年,林謙光,《臺灣紀略》 鄭經建在臺別館,亦作為鄭母養老別墅
明永曆37,
清康熙22
(1683)
「鄭氏別館」
「鄭氏舊宅」
「北園別館」
清康熙33(1694)年
高拱乾,《臺灣府志》
清康熙59(1720)年
陳文達等,《臺灣縣志》
清康熙60(1721)年
黃叔璥,《臺海使槎錄》
臺灣正式入清版圖,
鄭氏家族移居內地,
明鄭時期之名稱不用。
清康熙29
(1690)
「海會寺」   臺廈道王效宗、總鎮王化行改建為寺
清康熙年間 「致徹園」 清同治10(1871)年
《福建通志臺灣府》
《福建通志臺灣府》:「北園別館在邑治北,偽鄭為母董氏建。康熙間,臺廈道周昌因其地結亭築室,諸羅知縣季麒光顏曰『致徹』…」
清乾隆14
(1749)
「榴環寺」,亦稱「榴禪寺」,後復稱「海會寺」。   巡臺兵備道書成,見寺宇頹廢,發起重修
清乾隆42
(1777)
「開元寺」 〈重修海會寺碑〉 臺灣道蔣元樞修建,並增置寺產,修後冠稱「開元寺」。
清嘉慶元年
(1796)
「海靖寺」,嗣後改名「開元寺」 〈新修海靖寺碑記〉 水陸提督兼鎮臺總兵哈當阿重修,為慶祝皇帝登基,遂取「綏靖海疆」,更名「海靖寺」。
嗣後改名「開元寺」,蓋取唐代開元年間佛法大興、廣建大寺之意,自此成為定稱。
ˉˉ根據康熙61(1722)年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親勘測繪的〈臺灣府古圖〉(圖一),初建時的海會寺有三進, 而依據乾隆5(1740)年劉良璧《重修福建臺灣府志》所記,海會寺與周邊寺產的範圍:東至大橋坑墘, 西至藩殿莊、柴頭港墘,南至教場、中樓仔莊大路墘,北至馬房山李家園。對應今天的地理環境大約是東到元寶里, 西到六甲里柴頭港,南到眷區改建的國宅社區(九六新村、大道新村),北到永康六甲頂臺一線公路的南邊。 康熙年間,從安平乘船可達海會寺,而今臺江陸浮之後,柴頭港失去港灣機能,這條水路也不通了。
(圖一)康熙61年巡臺御史黃叔璥所繪的臺灣府古圖。虛線所圈即為海會寺所在位置。
ˉˉ乾隆14(1749)年,巡臺兵備道書成見寺荒涼,觀瞻不雅,發起重修,並置田五十甲、園六甲,改名「榴環寺」, 亦稱「榴禪寺」,後復稱「海會寺」。乾隆42(1777)年,臺灣道蔣元樞修建,並增置寺產,增築各殿、妝塑雕像, 定下從山門、彌勒殿、大雄寶殿到大士殿的中軸建築規制,山門外有旗桿,山門內依序是:鐘鼓樓、十王殿及註生祠、 彌勒殿及左右分立的文昌帝君殿和東嶽殿(東嶽殿右側並有縱向的土地廟)、大雄寶殿後接著拜亭,最後是大士殿, 其右側設有官廳,左側廂房外有箭亭,整組建築群之後即是鄭經井,該年修建後留下重修海會寺碑和碑記〉, 就是此次修建成果的佐證(圖二、圖三)。嘉慶元(1796)年,臺灣總兵哈當阿,見其牆垣殘破, 屋瓦損毀,又加以重修。由於時值嘉慶皇帝登基,乃取「綏靖海疆」之盛意,改名為「海靖寺」,嗣後又改回「開元寺」, 此後以開元寺定名。咸豐9(1859)年官府募捐修建、同治年間(1861-1875)榮芳禪師重修寺宇,然修繕記錄不詳, 無法得知修繕規模及詳情。
(圖二)〈重修海會寺碑〉資料來源:談宜芳攝影,2006年
 
(圖三)〈重修海會寺碑〉和〈碑記〉拓本
資料來源:何培夫,《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-臺南市篇(下)》1992:466-4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