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台南開元寺官方網站
貳、開元寺石質文物文獻與調查範圍
ˉ二、調查範圍
ˉˉ本次調查涵蓋寺內之石質文物,涵蓋寺院建築群中的建築︰ 第一進外山門(圖六)、第二進山門(圖七)、 第三進天王殿(彌勒殿圖八)、第四進大雄寶殿(圖九)、 第五進大士殿周邊(圖十)、晚近(民89年)新建碑亭(圖十一)、 周邊非原址分佈之石質文物,大士殿後方、七弦竹周圍,(圖十二、圖十三) 、圓光寶塔、妙緣塔及周邊等(圖十四、圖十五)
(圖六)︰第一進外山門
 
(圖七)︰第二進山門
 
(圖八)︰第三進天王殿(彌勒殿),攝影:陳志明
 
(圖九)︰第四進大雄寶殿,攝影:陳志明
 
(圖十)︰第五進大士殿,攝影:陳志明
 
(圖十一)︰晚近(民89年)新建碑亭
 
(圖十二)︰大士殿後方石質文物
 
(圖十三)︰七弦竹周邊石門楣
 
(圖十四)︰圓光寶塔周邊,攝影:王徵吉
 
(圖十五)︰妙緣塔及周邊,攝影:陳志明
ˉˉ在開元寺興修紀錄中,可能變遷石質文物較大的部份為乾隆42年(1777)蔣元樞修建時期、民國49年(1960) 重修「大雄寶殿」、民國52年(1963)改建大士殿、民國61年(1972)重修山門、彌勒殿及大雄殿中央(楊英風主持) 與民國89年(2000)黃秋月建築師事務所的修護工程。其中除了89年黃秋月建築事務所的修護工程具有完整的修護計畫 與修護報告書之外,其餘修護工程無法得知正確的修護更動與遷移,目前開元寺建築的總圖如下(圖十六)
(圖十六):開元寺建築總圖
資料來源:台南市政府《第二級古蹟開元寺修護工程設計書》,1996年